西游记读后感

时间:2025-01-19 11:18:58
西游记读后感(集锦15篇)

西游记读后感(集锦15篇)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西游记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西游记读后感1

阅读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我也是一个阅读爱好者,近几天来,我一直在读《西游记》这本书。《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吴承恩。这本书的内容十分精彩,主要讲述了:唐僧在西天取经的路上收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为徒,他们师徒四人,一路上降妖除魔,终于到达了西天,取得了真经。下面让我来给大家一一介绍下这本书里面的人物。

首先我要介绍的是从东土大唐而来去往西天取经的唐僧,他有着一颗菩萨心肠。有这样的心肠固然很好,却也屡屡酿成大祸,比如三打白骨精中,那颗固执的“菩萨心肠”赶走了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但是那也是有原因的,毕竟他没有孙悟空那样的火眼金睛。最后悟空还是在唐僧遇到危险时及时地保护了他。

接着我要介绍的是齐天大圣孙悟空,他有着无边的法力,有着七十二般变化,一个筋斗云就能行走十万八千里,他还有一双能分辨善恶的眼睛。他曾经大闹天宫,敢与玉帝抗衡。

然后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憨厚老实的猪八戒。他有着胖嘟嘟的身体,他的面容虽然不是特别平易近人,但是他有着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每次遇到困难都会乐呵呵地对待,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最后给大家介绍的是沙和尚,一个在团队中任劳任怨、默默无闻的人,而且他还尽心尽力地保护师傅,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

总之,师徒四人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长处,哪怕是他们的短处也必须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有,如果有的话,要努力改正,克服缺点。

《西游记》这本书告诉我们:人生有许多的困难,这些也许不是自己一个人就可以克服的,所以我们需要朋友,需要有知己一起分担,一起勇于攀登!

我轻轻地合上这本书,再次回想起书中的情节,依旧是那么令我感悟深刻。

西游记读后感2

读完《西游记》,我感受颇深。师徒四人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打过牛魔王、斗过白骨精,用疲惫不堪的双脚走了14年。这14年里,不知趟过多少条大河,穿过多少片森林,翻过多少座大山,一路上斩妖除魔,历经千难万险,尽管如此,他们依然不屈不挠,勇往直前,最终取得真经。

这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唐僧师徒四人拿到经书后,在经过通天河的时候,老乌龟驮他们过河,可是由于唐僧没有帮乌龟完成它的托付,老乌龟生气地把他们连人带马一起丢进了河里。他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经书一本本捞上岸,却发现经书全是白纸。

师徒四人很沮丧,八戒说:“看来如来不想给咱们经书,咱们还是各回各家吧。”可是大家觉得经历了这么多磨难在最后一步放弃太可惜了,经过一番讨论之后,他们决定再回去求取真经。四人又风尘仆仆地赶回如来那里,如来告诉他们这就是他们要经历的最后一难,现在他们功德圆满了,就把真经给了他们。我想如果他们在最后一刻没有坚持就放弃了,他们可能会后悔一辈子吧。

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记得有一次体育老师让我们跳绳100个,跳绳是我体育中最不好的项目,我想跟老师说我肚子疼,可是最终我没有说,因为我不想被这点困难吓倒。于是我拿起跳绳开始练习,1个、2个、3个……当我跳到80个时,已经精疲力尽了,两只脚开始不听使唤,脑袋里有两个小人,一个说:“坚持一下,就剩下20个了。”一个说:“放弃吧,反正老师也不会说什么。”两个小人争论不休,最终,坚持打败了放弃,我又拿起跳绳,81、82、8……终于,我跳到了100个。当时我心里真是高兴极了,我想如果当时我放弃,就永远不知道自己也能跳100个啦。

像唐僧四人一样,面对困难,咬牙克服,坚持到底,必取真经。

西游记读后感3

读完《西游记》,我脑中总是浮现着武艺高超的孙悟空、会耍小聪明的猪八戒、任劳任怨的沙和尚等栩栩如生的形象,然而最让我难忘的却是那啰嗦慈善,又显得顽固不化的唐僧。

在“孙悟空大战红孩儿”这一章节中,唐僧听到小孩子的求救声,叫声很凄惨。唐僧虽然吸取了教训,听了孙悟空的话,一开始没有理睬。可是叫声源源不断地传来,而且越来越凄惨,唐僧忍不住又大发慈悲,把悟空的告诫抛到九霄云外,找到红孩儿,就要带着他走了。谁知,好孩子刮起一阵妖风,顿时飞沙走石,卷走了唐僧,唐僧差点就被红孩儿吃了,亏得孙悟空三人费劲心力,想尽办法,最后搬出了南海观音菩萨,收了红孩儿,这才算是完事了。

唐僧有慈善之心,固然令人敬佩,但他总是人妖不分,同情心泛滥。甚至孙悟空打死了众多妖怪都已经现出了原形,比如白骨精这样的妖精已经破绽百出,他还是人妖不分。唐僧还爱动不动就赶走对他忠心耿耿的孙悟空,有时看得人真是可气,气他的固执己见,顽固不化。他自己应该知道是肉眼凡胎,看不出妖怪,不能固执,不能不听具有“火眼金睛”的大徒弟孙悟空的话。

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过头,我们要善于接纳别人的正确的意见和建议。说到这里,我不由地想起了一件事。那天下午,我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看到一个男孩像疯一样地快跑,后面的奶奶边追边喊:“不要跑,路不平,要摔跤的,不要再跑了。”可是男孩估计是发脾气了,就是不停步,突然“砰”的一声,他摔倒了,这时嘴巴里不停地叫“奶奶”,奶奶扶起他时,我看到两个膝盖都擦破皮了,发红了。哎,真是“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不听劝告,总是会有苦头的。

我合上书,悟到了一个道理,唐僧好多次被抓,大都因为固执,固执的人一定要以此为戒,凡事要有个度,不要过于固执,就像“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话也不完全对,要是我们走的方向不对,就应该听别人的建议,而不至于犯了“南辕北辙”的方向性错误。

西游记读后感4

《西游记》这部优秀的浪漫主义神魔小说,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唐僧师徒四人的取经故事,充满了瑰丽的传奇色彩。几百年来,这部文学巨著一直深受读者喜爱,经久不衰。

有的人更向往精彩的故事情节,有的人更欣赏栩栩如生的人物,也有人疑惑:这个取经团队的领路人究竟是谁?究竟是什么,使那师徒四人最终取得真经、修得正果?

或许有人会说,取经路上真正的引领者应该是本领最大的孙悟空。孙悟空神通广大,能力通天,降妖除魔,功劳无数。但他缺乏韧性和毅力,恃才傲物,总是耍脾气,太情绪化。如果没有菩萨的点化和唐僧的指导,任凭他本事再大,终究只是一个被压在五指山下的妖猴罢了。说到底,取经路上的引路人应该是最羸弱的唐僧。

唐僧目标明确,立场坚定,坚忍不拔,矢志不移,不被繁华世界所诱惑,永远怀着满腔热忱和万分执着的精神。不管有多少财富,不管有多少女色迷恋他,他永守初心,从不动摇西天取经的志向。无论历经多少苦难,他从来不提散伙;无论遇到多少妖魔,他也从未退缩。

唐僧为何执意到达灵山?这是一种执着,也是一份信念。什么是执着?执着 ……此处隐藏4680个字……>唐僧四人都有缺点,孙悟空的毛躁,猪悟能的懒惰,沙悟净的沉默,唐僧的懦弱。可是他们却带着各自的缺点取到了真经,并修成了正果。这说明任何人,任何事都不是完美的,取长补短、团结他人,就能在学习上,在生活中取完真经,修成正果!

西游记读后感12

如果说雏鹰腾飞苍穹,要经历风雨的击打,那么搏击长空的意气,就是它那犀利的双眼。如果说骏马奔驰于旷野,要经历千万里奔跑的锤炼,那么奔腾万里为夙愿的意气就是其翻越千山万水的铁蹄;人,欲傲立于世,成为一代枭雄,那舍我其谁的意气就是其成功的基石。————题记

窗外微风,轻轻拂过,树叶奏出“沙沙”的乐曲,我沏上一杯清茶,轻轻翻开了《西游记》。《西游记》真不愧是四大名著之一,品着书中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人物,一波三折的场面,真让我回味无穷。

孙悟空是由开天辟地以来的仙石孕育而出,号称“美猴王”。一日,孙悟空得知王母娘娘设蟠桃宴,请了各路神仙。却唯独没有请他。他火冒三丈,大闹瑶池,打得一片狼藉,。他有肚子开杯痛饮,吃了太上老君的九转金丹,收罗了所有的酒菜瓜果,回花果山与众猴摆开了神仙酒会,玉帝震怒,倾天宫之兵将捉拿孙悟空,交战中孙悟空中了太上老君的暗算不幸被擒。太上老君将他送进炼丹炉,结果他不但没有被烧死,反而使孙悟空炼成了火眼金睛,变得更加勇猛,把天庭闹得天翻地覆,玉帝不得不求助如来佛祖,这才将孙悟空压在了五行山下,这一压就是五百年。

这五百年,他靠“喝饮铜汁,饥餐铁弹”,度艰苦的生活,与寂寞为伴。这种落难落迫的煎熬,与其说是一种惩罚,倒不如说是一种历练。孙悟空年轻气盛,唯我独尊,狂傲不羁,这五百年不但是对他人格的磨练,他以后做事就不会再那么鲁莽,意气用事。就像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其实于我们而言,经历风雨也是一种幸福,它回事我们愈加成熟,愈加自信,一步一个脚印,走向更辉煌的明天!

西游记读后感13

最近我读了古典名著之一《 西游记》,这本书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作者是明代吴承恩。书中主要讲述了唐三藏、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前往西经取经的故事。在往西经取经的路上,师徒四人经历了重重困难,但每次他们都能化险为夷, 那是因为团队精神的力量。

书中,师徒四人各有特色,他们的故事千奇百怪,引人入胜。其中我最欣赏的是孙悟空,孙悟空武艺高强、神通广大、无所不能。在”三打白骨精”这个故事中他表现非常出色,令我敬佩。白骨精三次化作人来蛊惑唐僧。可谓狡兔三窟,但都被孙大圣火眼金睛一一识破。可唐僧肉体凡胎,哪能辨出真假,他只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目睹了孙悟空一次又一次把白骨精变成的人活活给打死了,唐僧心地善良,他哪能容忍徒弟如此残忍,于是他大发雷霆,一气之下赶走了孙悟空。孙悟空前脚刚走,白骨精后脚就把唐僧给抓走了。此时的唐僧后悔莫及。孙悟空得知师傅被抓走后及时赶回与两位师弟共商计谋,徒弟三人竭尽全力与妖怪斗智斗勇,最终把师傅解救出来。

孙悟空是典型的反封建,从大闹天宫到功满成佛,他始终是一个以礼为重而又不为强权的人。他敢于直言玉帝的过错;敢于大骂那些无用的神仙;敢于三番五次的找如来说理。有人说他只是一介莽夫,做事不考虑后果,要不怎会大闹天庭,扰乱东海。其实不然,我认为,他敢爱敢恨,凡事直言不讳。就因为他从来不考虑后果,只想到公平,像他这样随心所欲,不畏强权的人,不正是我们生活中所缺少的吗?现实生活中我们就是因为顾虑太多,从而不敢直言……

读了《西游记》这本书,我得到了启发:做人要有担当,遇事要勇于挑战,像孙悟空那样机智、勇敢。人生当中难免会遇到困难,自己一个人不一定能解决,所以我们需要的是团队精神,这样才能获得更多成功的机会。《西游记》还让我明白一个道理:没有一个人的王者,只有团队的荣耀。

西游记读后感14

如果说中国古典小说是一幅斑斓的画卷,那么《西游记》就是那画卷上最美的那抹色彩,它亦庄亦谐,妙趣横生,清晰简单,耐人寻味。

这本书围绕着僧人玄奘与徒弟西天取经的故事为线索,讲述了师徒四人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的事情。

初读《西游记》是在中班的时候。那时《西游记》给我的印象就是做人要善良,不能像那些妖怪一样贪心,作恶多端。小小的我用自己的童真开始认识世界,电视上精彩的画面,是《西游记》在我脑海中最真实的印象。

直到三年级,再读《西游记》,我开始在一次次面对困难后认识了世界,认识了《西游记》,我告诉自己,做事要坚持不懈,有恒心,就一定能成功。

再到今天重识这本作者吴承恩呕心沥血写成的著作《西游记》我开始对故事的题材原旨与细节描写中的世俗内容有了不一样的感受,其实书中刻画的妖魔鬼怪都明白社会上这些复杂的人情世故,或许我不能全部理解其中的内涵,但是在不同时代的宗教观念和故事传播者的趣味故事在小说形成中也会留下印记,但作者用世俗的经验和心理描写这个神佛的世界,使小说多了一份难言的神秘感。

《西游记》的引人之处不在于它的题材,而在于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书中人物特点鲜明,随便问一个读过书的人孙悟空给人的印象就是神通广大。而鲜明的根本原因在于一些细节的描写。如孙悟空的紧箍儿,象征的是一种战胜自我,实现取经人的共同理想的保证,而不止单单停留在一种理性的约束。

在不同年龄,对《西游记》的看法是不同的,在经历了不同事情后,随着人生阅历的丰富,对待它的看法才随之不同。《西游记》不愧是成功之作!

西游记读后感15

话说那猪八戒的前世,可谓是大名鼎鼎的天蓬元帅。他因调戏霓裳仙子而被贬下了凡间,却又投错了猪胎。最后与那唐僧一行去了西天取经。

猪八戒被贬至凡间的那一天,一束紫光从天而降,他正好落在了一户人家的猪圈里。那农场主见着那紫光,以为是神仙下凡了,要给家里带来福气,忙去拜了观音菩萨,又准备杀一头猪献上。

那时的猪八戒,与其他猪没什么两样:厚皮短毛,长嘴大耳,长得十分丑陋,但他却比众猪要肥硕些。

农场主边走边想着,既然是要献给菩萨的,那就要肥硕点的才好哩!想着他打开了猪圈的木栅栏门,猪八戒的身材令他独出一众,农场主很快就注意到了那头圆润的猪。他二话不说,一下子就将猪八戒捉到手了。拖着这头大肥猪,可真不好走路。好半天,农场主才将猪八戒拉到屠宰场里。

猪八戒这才发现事情不妙,翻了个身,站起来。“哼哼,你要对本大帅做什么?哼哼。”农场主睁大了眼睛,下巴都快掉了,一只猪居然会讲话!他怎么也没想到,下凡的居然是一只猪精。

时间仿佛凝固了,猪八戒趁这功夫,溜出了屠宰场,摇身变成一个俊男子,他可爱的女儿看见一个男人走进来,连忙招待了他,猪八戒就露出了本相,吃了一大碗的米饭,大摇大摆的走了。农场主的女儿也惊呆了,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

农场主的家前是一片森林,猪八戒没走了几步,就靠在一颗树上呼呼大睡起来。梦中他见到了这一片的土地神,土地神告诉他,他的九齿钉钯在这棵树下的土里,猪八戒从梦中惊醒,果然在土里找到了他的钉钯。

《西游记读后感(集锦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