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传读后感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领悟呢?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托尔斯泰传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托尔斯泰传读后感1
他留下了许多鸿篇巨制,对世界文学有着深刻的影响;他出身贵族,却长着一张典型的俄罗斯农民面孔;他拥有无与伦比的生命力,六十年创作生活不知疲倦。他就是十九世纪最伟大的作家——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在两岁时的感官领域状态就十分清醒,令人无法不惊叹:他能够用看、闻、听、抚摸来感知生活。歌德和司汤达都是勉强清楚地回忆到八岁。而托尔斯泰却能回忆到两岁,且始终事实清晰,脉络鲜明。这也就不难解释他为何在文学上有如此高的造诣了。
不光如此,他总是直面地对待自己的缺点,他在致鲁沙诺夫的信中曾写道:“认识自己的生活,就意味着认识我们自己。”在他自己的老年日记中他也依旧学下了骂自己的话:“胆怯,恶劣,迟钝。”这在一个世俗的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人们总是在回避,甚至连谈也不愿谈起,而他却深知自己的不足,时刻鞭策着自己。
这让我自形惭愧。五年级上册时,班里进行了“读书大王”的竞选。当时的我自命不凡,自以为是。只草草写了一份竞选文章,便敷衍了事。可第二天,我才发现我的骄傲是我的愚蠢,我的自命不凡也更是天大的笑话。结果,我输了。它像一盆冷水,淋醒了我的头脑,打破了我的白日梦。使我清醒,让我觉悟。我多么期望当时我也能这么清醒啊!
感知生活,深知不足,清醒人生。
托尔斯泰传读后感2
列夫?托尔斯泰,这个世界文学史上辉煌一时的顶尖人物,在罗兰的笔下,被冠予了中肯、实际的评价。
罗兰在对托尔斯泰的作品、书信和他人回忆文章的基础上,向读者展现了真正本质的东西,让托尔斯泰崇高的灵魂和伟大的人格跃然纸上。
托尔斯泰出生于贵族世家,是一个在一般人看来什么都不缺的人。而这却恰恰成了他痛苦的源头,他为自己的家庭生活与农民有巨大差距而感到不安。他天性善良,悲天悯人,渴望天下大同,希望所有的人都过上幸福安详的生活。他试图改善农民的处境,在自己的庄园里实行改革,解放农奴,把土地分给佃户。虽然最终没有如愿,但我们从此就可以发现托尔斯泰成功的一点重要因素。
这位大地上火光闪亮的俄罗斯的伟大灵魂,在十九世纪末那阴霾浓重的日暮黄昏时抚慰人的星辰,他用他强而有力的笔杆写出一部部能让我们一步一步地紧跟着托尔斯泰那冒险生涯的矛盾经历的作品。这些作品的描写反映了真实的时代背景,是他一生思想和艺术探索的结晶。“托尔斯泰哪怕多活一天也是这个世界的财富。”高尔基曾这样说过。
托尔斯泰“是自由基督徒中最崇高的一个典型,穷尽一生只为追求一个越来越远的理想。”他以风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虽已离去,可他给世人心灵所带来的触动是无法磨灭的。
他,真正的名人,就像一朵开在荆棘里的花,褪去铅华,奋不顾身地抵抗。
越流泪越仰望。
托尔斯泰传读后感3
托尔斯泰粗犷的脸又长又笨重,短发覆在前额,小小的眼睛,宽大的鼻子,往前突出的大唇,宽阔的耳朵,因为无法改变丑相,童年时倍感痛苦。而且小时候的托尔斯泰不懂得失去母亲的痛苦和悲凉。身为贵族后代的他,也更加不能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和不易。但是,厄运却接二连三地降临到他的头上。
九岁那年,他失去了自己最亲最爱的父亲。父亲的这一死,无疑对他造成很大的打击,使他第一次懂得悲苦的现实,心中充满了绝望。然而在不知不觉中,也许是他被少年的热情、强烈的情感和夸大的自尊心所驱使,也许是命运促使他选择了一条不寻常的道路。他并没有像其他的贵族子弟一样乖乖地接受贵族的教育,继承父母给的爵位。而是选择接受那些来自西方的智慧——启蒙思想。托尔斯泰反对战争厌恶战争,他向往和平。年轻的他看到了贵族的腐化和农奴制的落后。于是他拿起笔,来揭示社会。直到在安静的乡村生活中结束了他的一生。
我觉得托尔斯泰是不幸的。他得不到社会的理解,也得不到家人的认可,还被开除了教籍。但是我觉得他是个英雄。他就像太阳,照亮了那个漆黑的时代。
托尔斯泰传读后感4
书是我的精神食粮,读书是我最大的乐趣。在我博览群书中,最喜欢的一篇文章是《托尔斯泰》。托尔斯泰是苏联的著名作家。他一开始酝酿写小说时,用了4年的时间也没写成。后来,他当了个下级军官,来到了勤劳的村民身边,同时被当地的景色所吸引,从此,他不再凭空编造故事,用真实的感受终于写完了《战争与和平》这部光辉巨著。
我一口气读完这篇文章后,不禁心潮起伏,思绪万千。联想起冯骥才爷爷来我校讲座时的话:“把随时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写下来,要日积月累” 其实,生活中的人和物都是写作的题材,只要你留心观察,一篇优秀的文章就会跃然纸上。记得我们去消防九中队参观,回来后,我怀着喜悦的心情写起了感受,题目是《金戈铁马,长城永固》。因为我亲眼目睹了消防战士们的精彩表演,感受到了消防战士们听到警笛后,仅用了十几秒钟便全部整装待发的真实场面。他们临危不惧地爬悬梯、钻黑洞,动作敏捷地从高楼险处攀沿、滑下。在火海中冲锋陷阵,浴血奋战都令我百感交集。在结尾我还联想到: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出我们民族的精神:刚毅、果敢、奋发向上。这样的描述得到了老师的夸奖。这正是我从亲身感受出发,用每个字,每个词组成一幅幅生动鲜活的画面的结果啊!
我真希望大家都能在著名作家的启迪下,勤于思考,善于写作。只有这样,在不久的将来,著名的作家、诗人、文学家一定会在我们这些二十一世纪小主人中涌现的。
托尔斯泰传读后感5
“我觉得人的美貌就在于一笑;如果这一笑增加了脸上的魅力,这脸就是美的;如果这一笑不使它发生变化,它就是平平常常的;如果这一笑损害了它,它就是丑的。”这个人就是列夫·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是俄罗斯最有名的文学大师,他写了许多文学作品,至今光芒依然四射。如《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鸿篇巨制,它们对世界文学史有着深远的影响。
托尔斯泰的一生是寂寞和孤独的。他死后,遗体被安葬在安静的森林中,没有墓碑和十字架。可他用毕生精力所铸就的人性光辉已经竖立了不朽的纪念碑,高高地耸立在十九世纪文学的封顶。茨威格称这是“最美丽的坟墓”。
他是一个伟大的人,他随时身上都会带着笔,他会将他偶然想到的灵感一丝不苟地记录下来。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好的学习习惯会成为通向成功的阶梯。如果我能经常带着一支笔和一个小本子,就能够把日常喜闻乐见的事情记下来,那么,写起作文来就水到渠成,不再那么费力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读完这本书,我深刻地感受到:只有平时养成良好习惯,不断积累知识,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托尔斯泰传读后感6
今天,终于到了看书的时间了,我捧起书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读的内容是托尔斯泰传的第二篇《从喀山到高加索》。从这篇文章之中我知道了托尔斯泰一开始并不像我幻想的那样学习多么名列前茅,而是成绩十分平庸。在他的青年时期中,托尔斯泰一直重新觅得并试练种种与他适当的学说。
他把自己分析、分析……这无休止的分析,使他容易陷于空虚,但同时这也是他的艺术的最珍贵的源泉。托尔斯泰厌倦了优秀阶级,他去、借款,彻底的放荡。1851年他避往高加索,混入军队中,在他的哥哥尼古拉那里。但在高加索他醒悟了,开始初吐它初期的花苞:《童年时代》、《一个绅士的早晨》、《侵略》、《少年时代》、《高加索人》、《十二月党人》等陆续写出。尤其是《童年时代》,它对托尔斯泰的成名很有帮助,但他却对这部文学作品十分挑剔,“这是糟透了,”他和比鲁科夫说“这部书缺少文学的诚实!”不过,有这种看法的只有他一人。
我很想知道托尔斯泰的军旅生活是怎样的。
托尔斯泰传读后感7
今天我读了第四章《爱情》和第五章《巨著》。我知道了列夫·托尔斯泰开始的'作品中几乎没有女人的地位,但是在索尼娅·别尔斯的影响下,1859年,列夫·托尔斯泰创作出《夫妇间的幸福》。
在爱情的萌庇下,他又陆续写出了威临着十九世纪全部小说界的巨著:《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是罗曼·罗兰那个时代的最大的史诗,整个世界的无数的人物与热情在其中跃动。《战争与和平》一开始叫《1805年》,它的最初两部发表于1865年——1866年间。它是描写军队和民众,是描写塞瓦斯托波尔围城时的悲壮情景。《安娜·卡列尼娜》与《战争和和平》是这个成熟时期的登峰造极之作,而《安娜·卡列尼娜》则是一部更完美的作品。在以后的作品中,少女和妇人的形象增多了,甚至超过了男子。
正当列夫·托尔斯泰在趁兴奋笔疾书之时,噩耗却随之传来了。三个孩子夭折了,塔佳娜姑母、列夫·托尔斯泰的义母、彼拉格娅姑母相继去世,他的妻子亦病了。他的生活受着家庭中许多丧事的影响变得阴沉暗淡。“家庭中没有完满的幸福……”他写道。这时,列夫·托尔斯泰又患了病,常常晚上感到一种悲苦十分骇人,等他起来时又完全恢复了。就在这如此艰苦的环境里1899年,列夫·托尔斯泰又写出了巨著《复活》。在这本书中,令人赞叹的是他真切的观察能力,而且里面的人物十分丰富。
我很想知道列夫·托尔斯泰是如何离开人世的。
托尔斯泰传读后感8
可是,托尔斯泰两岁丧母,九岁丧父。青少年时代的托尔斯泰,不仅常为思想苦恼,还为自己丑陋的相貌感到绝望。
1851年,托尔斯泰来到高加索,群山环抱的清明环境才使他纷乱的大脑清醒过来。第二年,他创作出了《童年》、《少年》、《青年》和《一个地主的早晨》等优秀作品。1862年托尔斯泰结婚了,幸福的家庭生活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创作出了震动19世纪整个小说界的巨著:《战争与和平》与《安娜.卡列尼娜》。但是,托尔斯泰是苦恼的:他本人拥有地位和财富,但他时常为自己的富裕的生活感到羞愧难安;他同情下层民众,又对他们缺乏信心。在精神上,他一直是孤独的。八十二岁的时候,他选择了出走,并病死于一个小火车站上。
虽然别人都说他是“天才“”,但是《名人传》里他自己说到:我只是个普通人,我不是天才,我是在后天的生活中,凭着自己不懈的努力,拼命追求,才登上世界文化顶峰的。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属于他自己的一份精华。我们要了解自己,选定方向,认真去追求。”如果每个人都能意识到开掘“智慧之门”的可贵,并且都有勇气和决心,能踏踏实实,以自己的方式,认认真真完成自己的工作,我想我们有朝一日也可以骄傲地宣称:我不是天才,但我成材了!
托尔斯泰传读后感9
他是一个强健、精力抖擞的老人。他常常活动,并连结了一颗担当奇怪事物的心。他面貌表面粗犷,好像任何一个下地干活的农夫,任何一个墟落贵族,任何一个军官,任何一个猎人。除了他那能戳穿统统谎话的眼睛和主教似的大胡子,他的面貌面貌便是一个平凡的俄国男人。托尔斯泰作为一个艺术家倒是一丝不苟的。他会由于一个不适当的比喻让印刷工人重新印刷。只为了完善无瑕的作品。托尔斯泰的作品具备一种特质:完全真实。正由于云云,他才成为了文坛的大家,成为了统统人类中最有人性的人。
终于把这本旨灵的列传读完了,我分外敬佩作者茨威格老师,他能把别人的心灵分析的云云正确,我信赖他也是一个大家。我想成为一个想列夫?托尔斯泰一样的精力和身材上都坚不行摧的人,做一个真实平凡巨大的人。
合上这本书,我不想再把它投入黑暗的箱子里,也不在诉苦它不是一本真正的列传,他让我更深的相识了托尔斯泰。我会不停把它生存在书架的最顶层,时时去打开它,大概会有新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