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

时间:2024-07-24 11:19:09
高考作文8篇

高考作文8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考作文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考作文 篇1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人问比尔·盖茨:如果让你离开现在的公司,你还能创办第二个微软吗?

比尔·盖茨坚定地回答:“能”。但他接着补充了一句话:“只要允许我带走100人……”

试自选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思路点拨:比尔盖茨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确立了科学的人才观。无论干什么事业,人才都是成功的保障。如果你想修长城,人才就是基石;如果你想建大厦,人才就是栋梁;如果你想成就事业,人才就是保证。古今中外,治国也好,治家也好,得人才者得天下,失人才者失天下,这是一个谁也否认不了的真理。

高考作文 篇2

给我一个吻,只因考百分;给我一掌印,只因差几分。漫画对当下教育评价唯分数论给予极大的讽刺。考得好,家长、学生喜笑颜开,“吻痕”如花,在脸上绽开芳华;考得不好,学生、家长愁眉苦脸,“掌印”如火,在心头煎熬焦灼。

考得好受到奖赏本来无可厚非,毕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考得不好受到惩罚也无须指责,因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关键是我们不能唯分数论,不能分分计较,不能少考两分,就暴跳如雷,如丧考妣。其实人的成长,是以完整人格培养作为终极目标的。知识的学习不是一个人的全部。若将分数作为评价人好歹的唯一标准,那么其后果是不堪的。

首先“唯分数论”造成学生创新能力不足。有好事者对近三十年的高考状元做了一个统计,竟没有一个在行业上成为领军人物。当然不能认为都是高分低能者,但长期以分数论成败的教育,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高与发展。如被称为神童的魏永康,考分一路领先,十三岁以高分进大学,十七岁又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可谓一路辉煌一路歌。可就是这样的“分数学霸”,又被“分数”所伤。唯“分”是图的后果是,生活能力极差,社交能力不足,人格缺陷明显,竟遭校方退学。残酷的现实不能不让我们警醒,“分分分,并非学生的命根”。

其次“唯分数论”造成学生个性发展失衡。长期片面的以分数评价学生,就像一个人刻意锻炼身体的某一个肢体,这一肢体健硕无比,可其余的孱弱萎缩,极不协调。这就出现了智长德短,知识学习是富翁,品行修炼是乞丐。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如前不久被处极刑的复旦大学研究生林森浩,学业水平不可谓不高,但投毒杀害自己的同学,害人害己,让多少人嗟声长叹。

可能有人要说,这些只不过是个例。是的,一件揪心事件地发生,是多种因素所致,但一个人从小接受的是以分数论英雄的评价,从学校到家庭,从个体到群体,唯“分”是从,自然忽视或淡化了其品行的矫正与培养。“分”数的晕轮效应,让学习优者自小占尽先机,人们怎能不对“考分”趋之若鹜呢?这与当下追求GDP是一个道理,当一切以GDP为重要政绩时,就自然出现了“求富不仁”,环保弱化的现象。

总之,我们需要一定的奖惩制度,但更需要的是多元性评价,尤其是教育,尤其是对人的评价更应多元而科学。吻痕可以有,掌印也能行,但千万不能唯分数论。

高考作文 篇3

近些年来,作文在语文考试中所占有的比重逐年增大。然而,我们广大考生的作文成绩不太理想,其主要原因是文章的写法太过于传统,内容往往是老生常谈,没有创意。数万乃至数百万人在同一时间、面对同一考题选材、构思、立意时,考场作文要想出奇制胜,就必须突破陈旧的思维定势,在文章的立意、构思上别出心裁,做到立意高远,形式新颖,就会使文章充满灵气和魅力。倘若能在中高考作文中多做点“表面文章”,多添点花样,就会给阅卷老师留下完美的第一印象。

一、用“戏剧”来写,极有创意

随着中考作文文体要求的放开,有的考生机智运用剧本这种体裁构思成文,体现出强烈的创新意识。一位学生在写《成绩公布之后》作文时,采用“多幕剧”的形式,共写了三幕,写了两位考试成绩相差很远的学生(第一名和倒数第一名)受到了家长、老师的不同对待,再现了真实的生活,让人深刻反思应如何正确地看待孩子的成绩,如何正确地教育孩子学习,发人思考,促人醒悟。每幕都有时间、地点、人物、内容四项,最后加上“结束语”,成功地运用了影视中“蒙太奇”、画外音等手法。该文富有创意,令人耳目一新。

二、标题式构思

在人多事杂的文章中,如果能巧妙构思,精心设计两三个小标题来替换诸多铺陈性的文字,既可以减少过渡性的文字,以便在重点处能酣畅行文,突出重点,又可使文章疏密有致,卷面赏心悦目,情节摇曳生姿,从而让阅卷教师击掌叫好。其次,简洁的小标题,或提纲挈领,条分缕析,让阅卷者能迅速抓住要领;或一线穿珠,让阅卷者品味把玩。如一考生的《出色人生的定义》一文的四个小标题紧扣材料和文题:第一个小标题“故事里的故事”,引述故事;第二个、第三个小标题“故事背后的沉重”“故事外的生活”,分别论述拒绝诚信的人生不是出色的人生;第四个小标题“故事里看人生”,论述社会对“诚信”的确认和肯定,于是得出:“出色的人生,即是诚实守信,热爱生活。”小标题的运用使文章思路非常清晰。

三、运用题记或后记,透视亮点

不少考生在正文前先援引他人或自撰几句蕴涵哲理的话,来一段醒目的题记,或展示主体内容,或提示作品内涵,或阐述写作缘由,让阅卷者从中透视到作品的亮点,触摸到情感的脉动,从而激起阅卷者的兴趣。

如高考作文《诚信——走向成功的钥匙》,就设置了这样一段题记:“诚信是石,敲出星星之火;诚信是火,照彻夜行的路;诚信是路,引你走向光明。”整齐的句式,和谐的节奏,优美意蕴,深刻的哲理,题记所产生的磁力一下子就能吸引住阅卷者。不用看正文,也能大致揣摩到文章的主体内容,同时也能触摸到作者情感的脉动,而题记的语言也直观地展示了考生的文采,可以说题记是这篇佳作的闪光点之一。

当然,考生如能在结尾写上“后记”,哪怕只是三言两语,或与题记遥相呼应,浑然一体,或巧妙点题,卒章显志,也是得分的亮点之一。

四、运用“镜头”式,构思新奇

有些材料并不新鲜,但一些聪明的考生能借助电影蒙太奇的手法,通过镜头组合、画面切换以及画外音的形式来展示丰富的内涵。这样的文章往往因形式新颖而平中显奇,令阅卷老师耳目一新,中高考作文中不乏这样的满分作文。

如某考生作文《家乡的路》一文中,辑录了三组镜头。镜头一,弯弯的小路,蹒跚的行人;镜头二,宽宽的石子路,车轮滚滚,灰尘飞扬;镜头三,宽阔平坦的水泥路,车水马龙,畅通无阻。三组镜头,三个时代的缩影,且画面典型,标题有文采,对比巧妙,构思新奇,堪称佳作。< ……此处隐藏2861个字……相干的路。挣脱束膊,才能直面梦想,直面人生,去实现自己经天济世的宏图伟业。挣脱世俗的束膊和羁绊,才能让心飞得更高更远,追寻梦想的足迹。

给我一双慧眼,来看世界看人生看梦想吧!远离一切免费的诱惑,让我紧握人生的舵盘,缓缓驶向梦想出现的地方,那儿散发着金子般闪闪的光芒。

高考作文 篇7

一是要入格,就是要会写规范的文章,要过好审题关(包括明确写作的对象、角度、材料和内容,为拓展思路、明确文章主旨做准备)。

二是要结合评分标准,重视升格训练。

优化升格包括文章立意的优化、选材的优化、结构的优化和语言的美化。

立意优化,是指善于从众多立意中选择能够揭示本质,给人以启迪,并且具有时代感的立意。

选材优化,以材料鲜活为基本原则,应避免使用通用材料,寻找具有生活气息和独特见解的材料进行写作。

结构优化,要求文章的结构完整,脉络清晰流畅。应当注意整篇文章的开头、过渡转接和结尾。写作记叙文前,应根据所要表达的中心意思理清思路,确定记叙的顺序和材料详略搭配。议论文则要求考生下笔前将立论模式成熟于胸,确定文章运用横式还是纵式。

语言的美化,新颖的立意,恰当的选材,真挚的情感,都还需要用语言来表达。好的语言表达能使作文锦上添花。因此,语言一定要有文采,也就是用词要生动活泼,散句和整句结合使用,使句式灵活多变,可以引用或化用诗歌、名言警句、歌词,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文句有意蕴,耐人寻味。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转换表述方式,使文章语言更精美

例1:创新是生命的原动力,没有它也就没有了生命的进步。科学家说,人是由猿进化而来的。因为进化,才有了我们发达的大脑。那为什么还有猿类呢?如果是自然界的变化,那么应该不会有猿类,所有的都是人。可事实不是这样。现在的猿类依旧承袭着从祖上传下的优秀“传统”,以野果为食,头脑简单……人类却有着超凡的智慧,那是创新的结果。因为有了创新,才有了人类的直立行走,才有了人类大脑的发展。如果没有创新,现在的你我也许都还是一个个全身长毛的野猴子,哪里还会有今天这般美好的生活。所以,创新是生命的原动力,是人前进的动力。

这是一位学生文章的第2段,谈“创新对人类自身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读来如同政治教科书,没有新意,不吸引人,缺少自己的思想,语言也呈低幼化倾向,没有个性。要想让作文升格,就必须让它生动起来。怎么生动?采用化虚为实、化散为整的方式进行修改,将这段转换成排比举例并从反面假设,用有气势的排比、反问改变原来枯燥的说教风格。由此,就改成下面的段落:

(2)如果远古猿人,永远满足于洞穴群居、茹毛饮血,在面临自然的竞争与考验时,没有那些先驱者走出四肢行走的旧有姿态,难道会有今天我们驰骋新世纪的矫健身影吗?

(3)如果原始的人们,永远满足于生食果腹、砸石为具,在生产效果的挑战面前,没有那些跳出旧的生产模式的勇者,难道会有今天电子工业迅速发展、高科技产品层出不穷的小康社会吗?

(4)如果远古的人们,永远满足于手语交流、刻符结绳记事,在文明的召唤中,死守人际交往的古老方式,难道会有我们今天瞬息万变的信息海洋、因特网络吗?

(5)没有对旧的挑战,没有对既定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就没有人类的发展与进步。中国上下几千年的历史,一次次地警醒着我们;无数先驱者的勇毅,一次次地激励着我们。然而,我们有些人,却从骨子里继承了中国几千年里那些封建文化的精髓——死守老祖宗的遗训,处处用老一套的教条牢牢地给自己的思想栓上一条绳子。

(二)增添细节描写,使文章叙述更动人

“细微处见精神”,一篇文章,抓住“细枝末节”进行特写,往往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从而让人心动不已。写记叙文,风中拂动的一缕白发,母亲眼里转动的泪水,哪怕是天空中迟迟不肯离去的夕阳、袅袅飘浮的丝丝白云,都能让人魂牵梦绕。即使是一篇议论文,在举例时,也能以细节打动人,从而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如写母爱的文章比比皆是,如何出彩就要看功力,下面这篇文章就运用了细节描写,读来应该很熟悉吧。

例2:天黑着,地平线上微微泛着蓝,然而厨房的灯已经被点亮。她努力地睁开双眼,尽管耳畔传来的鼾声一次次让她合眼——哪怕再多睡一分钟。不!不能让孩子上学迟到。

她打开冰箱,掂量着拿出一颗鸡蛋,麻利地在锅台上一磕,顺手点燃燃气灶,将蛋打在锅里。冰箱里的牛奶还很凉,这样的天气喝着凉牛奶出门会凉着的。她想着,微波炉的噪音会吵醒孩子——于是她将牛奶放在暖气上,这样牛奶会热些。

孩子的闹钟响了,她将鸡蛋盛在盘子里,小心地撒上些盐,又把牛奶和面包摆在桌上,好让孩子一进餐厅就能吃上早点。

孩子起来了,路过客厅时,一声声呼吸让他朝沙发看去——清晨里母亲轻柔的呼吸像是弄堂里熟悉的雾,她温热的双手缓缓流淌着关爱与辛苦交织的河流……

高考作文 篇8

“不学杨柳随风摆,要学轻松立山岗”这短短的一句话启示我们:要从生活中学习。

“叮叮”,下课了,我得赶紧向他请教问题去。

我兴冲冲地拿着一个经过苦思冥想、绞尽脑汁却仍无眉目的题目,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向我们班级的智多星张晓明跟前,向他请教。

张晓明正在埋头写作业,笔尖飞快。

“智多星,能不能耽误你点时间”。

“快说”,张晓明头也不抬,不耐烦地问,笔尖仍在飞快地动。

他这当头一喝,消去了我一半的兴致,心里头蛮不舒服的,但是想到是自己在求人家,又怎好怪罪别人。

“是这样的,我这儿有个题目,上周老师讲过的,但是我没有弄懂,你能帮我解一下吗?”我谄媚地问。

“是哪一个,快拿来。”张晓明说话一直很快的。

见他肯帮忙,我大叫起来,连忙指给他看。

“快把笔和纸拿来!”他紧锁眉头,大声叫道。

“哦”我赶紧拿来纸和笔。

只见张晓明飞快地写下几个算式,“那,这几个算式在这儿,你自己拿回去看。”他又低下头,忙着自己的事情。

我一看,嘿,这几个算式我本子上都有,就是不明白前因后果,没办法,只有再请他讲一遍了。

“你猪脑子啊,这都不懂。”骂完,他迅速地讲了一遍,可确实,我脑子太笨,一遍没有听懂。

“去,去,去,你问别人去,我没办法跟你讲。”他又回到自己的空灵的状态中去了。

此时,我的心里真不是滋味,像是打翻了五味瓶。为什么就不能耐心点呢,只顾自己的感受,不考虑别人,我一定不能做像他这样的人。

“我绝对不做像他这样的人。”我含着眼泪告诉自己。

自从那以后,当有同学问我题目,我都耐心地讲解着,哪怕自己的作业再多,有时候,讲一遍两遍别人听不懂,我也会心底来火,但是一想到被人嘲讽很不好受,我就又静下心来。学期末,我居然被评为“助人之星”。

如果不是那次,我或许不会理解耐心助人对别人的重要性,于是我明白,人应当从生活中学习,来完善自己的人格。

良好的品格来源于生活,我们要善于向生活学习。

《高考作文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